王岳川:中国书法的经典传承与当下危机

4862
发表时间:2019-02-03 15:35

——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王岳川教授访谈
   孙婧(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与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文艺学博士以下简称孙):王老师您好!您是文论家、美学家,同时也是书法家。今天想和您讨论的话题是关于中国经典书法文化和当代书法问题。在中国文化史艺术史上,书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王岳川(以下简称王):法国哲学家、书法家熊秉明曾认为,“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这一观点得到了书论家韩玉涛先生的肯定,在《中国书学》一书中韩先生曾用这句话作了该书的锲子。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第一,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文字还能够成为活化石,被今天所认识的文字就是甲骨文。看一下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首先,古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是古代的书面文字,这个国家已经灭亡了,距今天大约5500年。第二,古埃及的文字和文化,也已经灭亡了,距今天大约5000年左右。第三,古印度的梵文——古代印度的文字,距今天4500年左右,只有少数的像季羡林教授这样的名家才可以辨认。而中华民族的甲骨文距今天3500年,却能够被全国人民所识别,包括一就是一横,二就是两横,三就是三横,四就是四横。山、水、日、月跟今天写的文字基本差不多,相当一部分文字从甲骨文到今天的篆书、楷书,文字形态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可以说,中华民族象形文字被历代国人所辨识,书法起到了保护文字、弘扬文字、发展文字的重要作用,其他三大文明古国文字没有发展出一种艺术形态——书法(Calligraphy)而走向消亡,中华文字发展出高妙的书法文化,历经数千年仍然生生不息地存在着。中国书法成为是四大文明古国当中唯一存在的书写文字的艺术形式,无疑中国书法保护了中国的文字,功莫大焉!
   第二,为什么说书法是国学或者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呢?因为中华民族是“汉字文化圈”,“汉字文化圈”就不像“筷子文化圈”,它是以文字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对日本、韩国、越南、尼泊尔、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等很多的东亚国家都有非常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是一个“汉文化辐射圈”或“汉字文化圈”。在书法上,书法的“书”字第一个含义就是汉字,第二个含义的“书”就是书写。当今很多书法家没搞明白,其实书法就是文字的优美书写,而且是典雅国学内容的优雅书写。那种认为仅仅书写就是书法的看法,无疑是对于书法的 浅化和误解,它只是第二个层面的含义,离开文字和内容,书法就不再是书法。可以说汉字精深内容优美书写的书法,捍卫了汉字文化圈,捍卫了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重要的文化地位。进一步看,中国历朝政府上至皇帝,中至大臣,下至书生对中国书法都非常重视,并且纳入考试制度。在隋朝就有书学博士,而《论语》博士和《孟子》博士是很晚时期的元朝才出现的。在中国历朝历代,书法是作为高等考试的门槛,如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书法成了“敲门砖”。如果书法写得不好,这个门就敲不开,就基本上等于高考无缘。在中国的文化史上、艺术史上,应该说书法处于一个极高的地位。因此我同意熊秉明先生说的,书法是中国文化包括国学核心的核心。
  (孙):书法形而上的超越性透露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精神气质?
   (王):书法是中国文化一个非常珍贵的现象。100年前胡适、钱玄同们背弃了汉语的文言文,要废除汉字和废除文言文而倡导白话文,此后,文言文基本从主流的艺术形态和主流的文化传播形态当中消失了。今天打开手机,打开《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包括电视台,都是白话文的,唯独有一门艺术——书法,至今坚定地保存着文言文的形态。正是书法把中国历朝历代的精神以及非常重要的经典传承下来,超越了历史而传承到了当代,并且通过书法的斗方、对联、条屏、扇面等形式送入千家万户。中华民族没有一家没有书法,我相信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门口挂对联的时候,一定会成为整个民族对中国书法的文化认同。书法的“书”形而下的气质就是必须要书写,而且还是以各种高妙技法来书写。同时它也具有形而上的气质,就是把中国古代的经史子集——厚德载物,自强不息,道法自然,浩然之气,宁静致远,淡泊明志,“黄河之水天上来”,“大江东去”……这种精神的超越性,送入千家万户,让其陶冶精神而脱离日常生活的低级趣味,让经典文化精神引领中华民族登高行远。
   (孙):那如何透过书法去解悟华夏美学精神的所在呢?您认为书法艺术对中国美学的特殊贡献在哪里?
   (王):我长期研究中西美学,注意到华夏美学和西方美学的根本性不同。这种美学上的根本性不同就是线条艺术,而书法更是线条艺术的集大成者。中国文化价值就中国美学或者华夏美学而言,就必须要有书法这重要一维。绘画的游走线条、参差笔法都和中国书法线条无限丰富性相关。看到中国艺术的构架,包括书法、美术、舞蹈,都有充满韵味的线条艺术。中华民族不是特别强调对对象的精准临摹或精准模仿,而是强调写意性的艺术,其中书法是汪洋恣肆最写意的。
   书法与“六书”的关系紧密。“六书”之说出现很早。“六书”概念始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五曰六书。”班固《汉书·艺文志》把六书之名定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 》中进一步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归纳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指的是后来衍生发展的文字的使用方式。书法在汉字六书中通过象形指事形声会意的意义凸显中国书法的精神气质,是对华夏美学和文字精神的精神领悟性的创造。书法艺术对中国文化的特殊贡献,除了线条的艺术以外,和八面出锋、阴阳向背、中和之道、不偏不倚大有关系。中国艺术不重野蛮、暴力、夸张、变态的因素,更多强调的是书法的典雅温润和不偏不倚的人文之美。唐太宗在《王羲之评传》中评价王羲之书法时,说它是一种综合之美:“详察古今,精研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摹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从这些充满敬仰之词中不难看出,唐太宗对中国美学中的王羲之书法之境评价是极高的。
   (孙):您作为一位书法家,能不能给介绍一下如何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去体认书法艺术的精神?
   (王):如果要说宏观的话,就是从总体艺术作品的视角来看。首先中国书法的评判关注五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他们的时间都比较早远,甚至可以说在汉代时期五体书基本上就已经成型,而且各书体比较频繁出现了。
   一般认为甲骨文是距今3500年。甲骨文以前还有文字,比如说有4000多年的巴蜀古文字有近百个;比如说出土在8000多年前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现的若干陶片上几十个古文字刻划符号,所有这些都是比甲骨文更早的中国文字的“晨曦阶段”出现的文字。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已经有5000个字了,能够被今天的甲骨文学者认识的不到2000个,仍有3000多个字不认识。甲骨文往下发展是金文,就是青铜上的铭文,距今天也有3000年左右。再往下就是大篆,是以石鼓为代表,出土于陈仓(今陕西宝鸡)春秋时期,一般认为比孔子要更早一些,大致有2600年左右。然后是小篆,由秦代丞相李斯创立,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六国文字,在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始用小篆,时间2200年。篆书出现发展是在3500年到2200年左右。隶书一般认为是从汉代开始,它有2000多年的历史。行书一般人认为稍微晚一点,其实在可以看到最早出现隶书过程当中,就出现了和草书相关的章草,它的尾巴上留有一点隶书的痕迹,隶书和草书几乎是同时代出现的,然后狂草或者大草,比较确凿的就是在汉代张芝写过四五个传下来的草书,尤其是他的《冠军帖》《终年帖》等写得非常精彩。再往后在东汉可以看到钟繇等,钟繇的楷书写得非常精到。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的楷书,也非常娟秀温润。行书在王羲之时代达到了高峰。王羲之是东晋人,可以从敦煌出土的一些文物中,看到一些偏有行书特征的作品。可以说是在汉末之前,五体书基本上都呈现了。行书到了东晋达到了至高境界,楷书到了唐朝达到了法度森严的高度。书法的发展远远没有终结,有待一代一代的人去继续发展弘扬。
   从微观角度上看书法,主要体现中书法四个维度:字法、笔法、结构、章法。
   第一是字法,字法是文字的基本构成形态。有些当代的现代艺术家认为不写汉字,我认为这是错误的。书法的第一个含义就是文字,第二个才是书写,不写汉字就跟“书”(文字)没有什么关系,不能叫书法,应该叫抽象画或是叫别的什么。字法很重要,而写错字是书法的大忌。古人在很匆忙的时候,可能会写一些异体字,或者是一些有瑕疵的字,由于历史文献的流传的珍贵性,不可厚非。而今天的人在写字的时候,字法一定不能出错,出错以后一定是错,而无需辩解。
   第二是笔法。书法不同于写汉字,不同于抄书匠,就在于笔法的劲道和变化,蔡邕说:“唯软,而奇怪生焉”。笔法有“永字八法”,横竖撇捺提等等,还有笔法负面的八病:牛头、鼠尾、蜂腰、鹤膝、竹节、棱角、折木、柴担,这些都是低层次书作的弊端。在写书法的时候,要追求的是永字八法的这种精到和准确,要避免书法八病的错误笔法。而当代很多的书法家确切的说不能叫书法家,很多“写字人”,他们的书法已经不是八病,我认为是十六病、三十二病,病得很重,应该开一个书法诊疗所,来给他们治这些病,不然中国书法未来堪忧。
   第三,除了笔法、字法还有章法,就是如何布置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关系的方法,亦即整幅作品的“布白”。因为第一个字写下来以后,差不多基本上的格局就定下来。章法当中有疏能跑马,密不透风,有上下左右,粗细方圆,枯润浓淡等书法的艺术辩证法,在这个意义上,大道至简、计白当黑的书法更接近于中国哲学。
   最后,是墨法。中国书法是水墨的艺术,它不像油墨,也不像油漆,更不像画油画的那种颜料。书法运用水墨,是用水和用墨的辩证法,对写一幅书法非常重要,有淡墨书法,有浓墨书法,有焦墨书法等,一般人认为墨分五彩,淡墨浓墨,枯墨焦墨等等,这些都是在品味书法及创作书法中必须要精深体认的。
   (孙):中国书法艺术理论史上,有哪些重要的书法理论启迪和影响了之后的书法理论和书法创作实践?
  (王):我认为最重要的书法理论,一个就是刚才所谈到的笔法。在蔡邕的笔法论里面有很多的精彩的体认见识,在欧阳询和王羲之的一些笔法中,也有相当多的经验供今天的人去体会。
   在众多书法理论中,我比较认同的理论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也是书法理论家——孙过庭的《书谱》,这部书论著作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乏来者的。一般都知道搞书法理论的要会写字才行,而写字的一般会认为理论上比较虚。而孙过庭的《书谱》3000多字,不仅把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技法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在理论上高瞻远瞩洞悉一切,影响了一代一代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在中国书法史和书法理论史上名气最大。《书谱》因为字数甚多,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但是我认为他把书法传承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批评王献之不重视父亲王羲之的书法,自认为已经超过父亲,不以为然。孙过庭认为献之的笔法是继承羲之的,但并未把他父亲的成就全学到手,在《书谱》当中,孙过庭还认为钟繇专工楷书,张芝精通草体,这两人的各自擅长,而王羲之兼善有之,阐明了王羲之和钟繇、张芝的之间是一种传承学习和继承的关系。在学习书法的时候,既要能继承历代传统,又不背离时代潮流;既能追求当今风尚,又不混同他人的弊俗。“驰鹜沿革,物理常然。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轮者乎”。“安尝问敬:‘卿书何如右军’?答云:‘故当胜。’安云:‘物论殊不尔。’子敬又答:‘时人那得知’!敬虽权以此辞折安所鉴,自称胜父,不亦过乎”!时代不断进步,前人的东西沿袭中有改革、继承中有发展,这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关键是他们做到了质朴不违时宜,妍美不同时弊。所谓文采与内质相谐和,才是君子的风度。孙过庭还提到了写书法要重视书法创作“五乖五合”的规律,“乖合之际,优劣互差”。今天来看,就是写书法要心气平和,书法和心情达到统一等等。在写书法的过程当中,必须有一种情感投入,不同的书法,有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心情写出不同境界的书法。这样就把人格心理和书法的书写结合起来,我认为是非常高明的。他还提到了有些人权力地位很高,可以写书法,但是等这些人的位置一卸,退出权利的舞台,其所创作的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就变成了一个从来不被人知道的情况。“或藉甚不渝,人亡业显;或凭附增价,身谢道衰。加以糜蠹不传,搜秘将尽,偶逢缄赏,时亦罕窥,优劣纷纭,殆难覼缕。其有显闻当代,遗迹见存,无俟抑扬,自标先后”。也就是说依靠权力获得的书法话语权,在权利被消解以后,就烟消云散。还有“龙书、蛇书、云书、垂露篆之流,龟书、鹤头书、花书、芝英书之类”搞怪的书法,或者是对物象的轻率描摹,或者是对当时祥瑞的简单记录,从技巧上看属于绘画方面的,算不上书法,又不具备楷书的笔画特点,没必要详谈它。我认为这些看法是很有见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