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彪说魏碑大展

4601
发表时间:2020-10-19 16:35

由山西省委宣传部、大同市委市政府、书画频道共同主办的云冈杯·首届全国魏碑书法双年展自正式启动以来,已经进入到如火如荼的征稿工作中。目前,大展组委会已经收到大量来稿作品,可以说这次大展得到了广大专业书法工作者和书法爱好者的大力支持。为了更加深入积极地推进本次大展,书画频道专程邀请到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洪彪,为广大观众朋友解答关于魏碑的起源、发展等问题,并且对投稿创作者给予建议和指导。


主席,能否给观众朋友分享或简单地解答一下关于魏碑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怎样的情况呢?

魏碑是楷书里面的一种形态,是一种特殊的书写方式,距今大概一千七八百年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魏碑,比如说龙门二十品,都是从龙门石窟里拓出来的,魏碑的书法跟唐楷相比特点鲜明,它形成的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看。比如说一个是族群,什么人在写这种字?鲜卑族,少数民族,他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文字,但是它跟汉族一融合,一交流,觉得汉文化很强大,他觉得汉文化可不能忽略,一定要融入。所以他们就拼命地去学汉语汉字,所以少数民族或者是一个外国人说汉语,他说话肯定是有点外国腔,或者说有点别别扭扭,不大顺畅,他写字写这个字他也会一点别扭。我们看他为什么有趣?它实际上一个非汉人写汉字的这么一个原因,这是哪一些人在写这个字,它是一个方面,它形成这样一个风格。第二个就是地域,地域书风。北方苍茫、草原、平原、戈壁、沙漠,这种地方的人,眼界和胸襟,他追求的就是那种粗犷、豪放、雄强苍茫的这种方直的那种束缚。所以魏碑这种书风,非常符合北方人的那种审美情趣。第三个是材质或者是叫载体,这个字是写在哪里上?基本都是写到石头上,石头上怎么写?用刀写。刀和石头的关系就是硬碰硬的关系。凿出来就是方、密、直,所以就形成了魏碑的特殊的审美风尚。所以他跟我们拿毛笔在纸上或者在其他的介质上,软对软的这种写字这种跳跃,抑扬顿挫,这种轻松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它是一个所谓的南帖北碑,它代表了一大片地区的一大群人的这种审美趣。

魏碑上承篆书下启唐楷,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一种书体的界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您是怎么看的?

我们首先要界定书体,我们就来界定这次活动的性质,以及这个展名的含义,叫魏碑书法,一定是围绕着魏碑来创作,过去在碑碣上面写碑文,去刻每个人的逝者的生平、家族、经历、成就,那些东西是很庄严的。所以我们看到的现在的魏碑经典的碑拓实际上都是行列整齐,字的大小粗细差不多很工整的那种魏碑。千唐志斋,几千块唐碑魏碑,都是魏楷,很整齐的,很庄重的书风,是实用价值是放在第一位的。

现在我们不再去用毛笔去写魏碑刻到石头上,所以我们现在去搞书法,就要进美术馆、进作品集以及不同的公共空间,这个时候他书法就他功能就发生了转变,以前是实用的,现在是艺术的、审美的。那么我们就不能局限在端端正正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这样一种书写上面,要有书家的性情的注入,要有毛笔在纸上书写的那种书卷气,这种轻松,这种率性,再不是刀在石头上这么刻出来的,把很多书写的痕迹书写毛笔的笔韵全部消磨掉了,无论是魏碑还是唐楷,还是隶书,还是篆书,其实都应该是写出来的,而不是画出来的,不是刻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不是制作出来的,要有书写性。一定要看到里面墨色的渐变,墨色的浓淡干湿,毛笔的收束和散开的这种,是书写运动过程当中的那些所有的痕迹,才有情趣。

我们这一次双年展是魏碑书法艺术,因为书法到了这个层面,它是已经是上升到艺术的层面了,它不是一般的在这里写字,所以我们应该严格地讲,就是魏碑书法艺术的一个双年展。他不是魏碑写字的一个比赛,咱们看看于右任先生,赵志谦、张裕钊等等很多这样的前贤,他们其实很多都是从魏碑入,比如说康有为,都是极力提倡学北碑的,所以说只要看上去就有魏碑的基因,魏碑的形质,魏碑的姿态,魏碑的技巧,这样的书法其实都可以是广义的魏碑书法,因为如果不然的话,我们就收到的一些作品全是打着格子,整整齐齐,像碑文一样的,那种拓片一样的,谈不上是什么魏碑艺术的当代发展。我们进入到艺术时代以后,我们只要从魏碑入,以魏碑书法精神为主导的那种自由的发挥,其实都是可以的。

我们写魏碑,您刚才讲了看到魏碑的基因,有多少基因是算数的?

我觉得没有什么好量化的。艺术的东西不好量化,但是我认为首先第一,你作者本人坚定或者是非常自我肯定,比如说我就是写的是魏碑,我就是魏碑艺术,我就是要以魏碑书风作为我的主攻方向,这样的作者你完全可以你大胆的投,不用有什么顾虑,从形式上,从精神上你非常明显的是从魏碑入,比如孙伯翔先生写的标题的字,它实际上是行书,坦率的讲,他是我们当代书法魏碑的一个标杆性的人物,甚至是有开创性的一个人物。这个字其实就是魏碑书法艺术。当然他更侧重于写行书,但是他实际上就是魏碑来的,如果有一个作者能写成这个样子,作为我个人,我也会认同他是魏碑艺术。即便里面可能加了一点利益,有些行书的那种跳动和连带,甚至有点草书的那种节省,也不妨碍作为魏碑来参赛。所以你这个书家本人,你只要自认为我就是魏碑的话,完全可以参赛,当然,入展与否,获奖不获奖,那是另当别论,但不是说我不认可你,这是魏碑的缘故。因为入不入选,获不获奖有好多原因,因为成千上万件作品选出过100件来,当然是优中选优,你选得上那很高兴,选不上也不要有沮丧,我觉得挺好。是参与的过程,就是提升自己的过程。

刚才您讲到了这次我们要选出100位优秀的作者到大同去录制节目,我们很多参与者或者是观众以及很多书家,他们都在想,像这样一个专项的书法大展和我们平常在美术馆里办展,以及他在自己家里面创作或者在书斋创作,有怎样的分别?您作为书法家是怎么看的?给他们有什么建议?

其实写魏碑也好,写什么也好,一个意思,一个道理,有的人他可能就是特别钟爱魏碑,所以他可能从魏碑入门上手甚至是专攻,但是也有人从别的入,所有的不管从篆隶楷行草、魏碑、魏楷、唐楷,汉隶、清隶、秦篆,还是甲骨文、钟鼎文,不管是什么文,什么书体,什么风格,其实基本原则都是一样的,创作的这种态度心态都应该是一样的,要轻松,要自如,要随意,要书卷气,要书写性,不要在这制作,要创作,应该不是抄写而是书写。这些基本的东西是一样的。我就觉得我们现在通过多年的这种评审,看现在写魏碑的朋友好像有逐渐增多。我们现在每一次国家级的展览,最后进入到复评的魏碑的量比唐楷的多得多,唐楷更不容易上,小楷还多一点,现在小楷还好一点,大一点唐楷很难再进入到我们最终的评审,作品比较少,但是魏碑特别多,多是多,我看到的很雷同,写了一些墓志,写了一些碑板,整整齐齐,写4条拼在一块,说起来基本功,笔法还都不错。但一个一个展览一多就乏味,审美疲劳,而且根本没有个性,没有性情,就是临帖的一个状态。我们作为一个国家级的展览,一个书法展览,一个艺术展,评出了最后百十个人,还都是临帖过程的这种书写,肯定是不够的。所以说临帖习字练功夫,这是我们书法学习的前期,或者是我们长久的一个任务,但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要在临帖习字练好功的前提下,来进行一些思考,进行一些摸索,实验、交融、嫁接,让我们的书法从古人那里拿到一些东西,然后我们去组合,去画,看能不能化为己有,形成一个自己的面目。我觉得魏碑的也是这个意思。你可能临某一个魏碑的时候,临的很相像了。但是最后你要跳脱出去,要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写的更松动一点,不要去追求拓片上的那种黑底白字那种干净,要么就是斑驳,不能做作,要书写。

刚才您讲的非常打动我,就是说艺术要有创变的精神在里面,您作为多次的参与到各种这种大赛的组织评审,以及他们的策划当中,也有很多次这种大展的经验,您自己的评审标准是怎样的?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大展当中,什么样的作品最能打动您?也就是说您刚才讲的创变。

我们大众审美,我们一般人看书法,有一个习惯的审美,总觉得书法写出来要认识,能看懂。好读、整齐,你只要稍微歪一点,写粗一点细一点不均匀,你这都觉得这个人是乱来,这样就不对了。大家想一想,古代名人前贤,王羲之是书圣,可是王羲之当年写今草,笔笔没有燕尾,从把已经成熟的章草弃之不用,创变出一个今草来。当时是饱受批评饱受质疑的,甚至有人骂,王羲之在他自己那个时代也是饱受质疑的。可是一千多年以后,王羲之是我们绕不过去的一座最高的山,在唐代就被认定为是书圣,所以创造是我们最要学习的前贤精神。

我们学书法、学古贤、学经典,实际上除了学他的笔法墨法和章法这些基本法以外,重要学习的是我们的前贤们那种创变精神。总书记都告诉我们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两创,你连创新创变都不敢提不敢想,你这个时代的书家或者是这个时代的文人你的意义在哪里?你的作用在哪里?或者说三千多年的书法已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那么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这一代有什么作为?所以我们不管是写魏碑的也好,写其他书体的也好,一定要在深入传统的基础上掌握技法,掌握见功见性的前提下,一定要思考这些问题。共同来努力的打造一个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书法形象和书法精神。

我们这一次也是首届举办云冈杯的书法双年展,我们还期待以后有更多的届次,您觉得这样的大展对单向的这种书法或者对书法本身应该起到什么样的推动作用?未来还应该有哪些工作去值得去探索性的做一下?

北魏首都平城,魏碑的发源地,一百多年的历史,留下了大量的刻石,大量的文献,大量的史料,我觉得这是一个丰富的宝藏。策划和举办这样一个双年展,是充分认识到了魏碑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一届一届做下去,它就一定成为一张名片了,而且它不是造出来的,不是编出来的,不是想象出来的,它是客观实际,它是摆在那的,云冈石窟,那么多东西在那里放着,还有散落在大同各地的,我去过很多古迹都有这样的一些遗迹,它是一个大的宝藏,我觉得我也相信我也期待一代一代大同人,通过这样的双年展的一种举办,就一定会成为书法界乃至文化界,旅游界,一届可以传世的佳话,一件盛事。

所以我建议呼吁这些在魏碑学习和创作方面有很好的心得的这些书法家,不管是老一点的还是年轻点的,都来参与一下,共同把我们的南帖北碑发扬光大,让它成为我们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我们当代书法发展,用魏碑来注入到我们整个发展大潮当中来。我们在当代书法有更多的创造的可能性。